为推进国际化办学合作模式,构建中外艺术设计教学互动平台,以国际化视野引领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能够驾驭智能技术、兼具人文关怀与创新思维的新一代设计人才,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对设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人机共生”语境下艺术创作的新范式,美术学院于2025年10月21日至27日成功举办“从直觉到算法——设计师与AI工具协作新范式”探索性艺术设计工作坊。
工作坊特邀意大利都灵国立美术学院学术科研部主任、国际知名设计教育专家奥尔多·阿扎里教授主持。奥尔多·阿扎里教授作为国际知名的艺术家、设计师、文学家、摄影家和策展人,拥有罗马第一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自2014年起任教于都灵国立美术学院。他自1980年起投身实验计算机图形学与超媒体技术研究,精通多种编程语言,在设计方法学、计算机图形、视觉传播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在其四十余年的学术与创作生涯中,阿扎里教授主持了多门课程,完成了多项重要视觉识别与网站设计项目,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并在艺术创作、写作与策展方面成果丰硕,展现了跨领域的卓越影响力。

工作坊围绕“从直觉到算法”“伦理数据与责任”“项目方法论”等九大模块展开,涵盖平面、包装与产品设计三大方向。阿扎里教授引导学生探索设计全流程中“人机协作”的有效路径,通过双栏分析等思辨方式,帮助学生在“人的直觉”与“机器执行”之间建立有机联结。在为期七天的密集教学中,学员们结合AI工具创作了一系列富有社会关怀与创新意识的设计作品,涵盖海报、宠物用品包装、便携茶具、地域特色产品与儿童积木等多元主题。工作坊教学成果将于近日在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参与师生对工作坊反响热烈。有学生表示:“此次学习让我重新理解了设计师在AI时代的角色定位,阿扎里教授的教学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启发性。”全程参与配合教学的我院刘畅教师认为,工作坊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技术层面的视野,也激发了教师对设计教学模式的重新思考,为学院推进教学创新与国际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部分学生作品
本次工作坊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有效推动了“人机共生”设计教育新范式的构建,是美术学院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学科交叉与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实践,也为未来美术与设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