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如果你到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旧址,你会看到一批手执画笔、专心艺术创作的美术教师和学生。不远处,有一个稍显昏暗的画室里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三十余幅主题油画作品、八十余幅主题图片依然散发着浓烈的油彩味道。它们是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近20名师生近半个月的创作成果。
“我们通过创作反映新四军成立、岩寺集结、进驻云岭、全面建军、赤子之心、恩来云岭、捷报频传、鱼水情深、奉命北移、茂林激战、重建军部、日军受降等十余个方面的作品,真实、立体、形象地再现新四军的战斗和生活场景”。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刚介绍,70年前,画家张光宇以笔为枪,投入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的战斗,以数十幅漫画记下苦难与光荣并存的时代;70年后,美术学院实践团队利用专业特长,以画纪念抗战胜利、纪念革命先烈。
为做实做深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美术学院在实践前的一个月多次召开包括专业教师、实践团队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的抗战主题艺术作品创作研讨会。院长高飞参加过多次谋划会,会上他要求“专业教师必须亲自创作,并要一线指导学生创作;艺术的教育必须融入每一个教育教学的环节之中”、“师生作品创作必须将个人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融入其中”。
作品创作的过程并不轻松,如何把握好历史事实,如何理解透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为此,团队师生先后集中参观了新四军旧馆、新四军史料陈列馆、军械所和东南局等革命旧址,观看了皖南事变、黄桥战役等反映历史重大事件的影片,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并将概念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脑海中立体化、鲜活化。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开展抗战故事搜集、抗战英雄人物寻访等活动。“在实践记录片拍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位新四军支前模范人物张妈妈,她的膝盖在支前过程中被战火意外烧焦,以致后面的几十年始终行动不便。她的子女在她的感召下,在20世纪40年代也投身抗战,献出了青春和热血。张妈妈全家参加抗战的事迹真的让我们太感动”。团队成员张泽星说,我们在这创作,流的只是汗水,而他们流的却是鲜血。“好多那个时代平凡人的抗战故事,让我们的内心深受震撼,我们唯有以虔诚的鞠躬表达追思和敬意”。团队成员用画笔、用文字、用图片、用视频记录下那些伟大的历史时刻和感人的英雄事迹。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能力,更是一种精神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