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震纪念馆

郑震先生于2013年3月26日仙逝后,先生家人表示,愿将先生的部分作品和相关遗物捐献给美术学院。我们当时极为感动,先生的作品果真庋藏于学院,无疑会沾溉后学,示范新辈了。如此,我们觉得,先生的这些作品和遗物是其精神的一部分,若有一个展示的媒介和空间,将会更好地传布,遂萌生为先生建设一个纪念馆,出版一本纪念集的想法。经学院和先生家人共同努力,在先生逝世一周年时,两方面均得到落实。

郑震(1922-2013)先生是最早执教于美术学院的前辈之一。作为安徽高等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先生从青年时期起,一直勤恳不倦地耕耘于这块园地,扶植幼苗,护育新蕾,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美术教育人才和艺术创作骨干。先生之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即源于他与众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他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一贯秉持既重视学生技法、技巧的训练,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两者,他的观点十分明确,每每会在课堂上或著述中表达出来。如他说:“学习描绘技巧,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坚持不懈,不难收效。难的是对绘画艺术的领悟,这就不是单一的技法练习的问题,而需要其他文化素养的积累和思考。”复说:“对于学画的人来说,基本功的内涵主要是指描绘技术的熟练,但其内涵不止于技法的熟练,还应该包括如文学的基础和其他知识(历史和自然科学),以及对其他艺术品种的欣赏能力等等。忽视文化素养,仅仅重视技术锻炼,最终必将影响到绘画艺术的成就。”先生这种教育思想理念的形成,想必与他的自学绘画和青年时期的广泛爱好——发表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从事报刊编辑、阅读大量经典著作的经历密不可分。换言之,先生把自己的经历抑或是经验转化到他的教学实践中去,对于今天的我们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吧。

先生治艺,不仅工版画,在水彩和中国画方面亦有深厚造诣,形成他特有的艺术语言方式,即以诗的意趣,展现自己所见、所感,能表达思想情怀的自然景物。如他的版画《在佛子岭人造湖上》《茶山晨曲》《老树春深》《平原秋色》《淮北之冬》《黄山晨曦》《翠雨江南》《在收割后的田野里》等,虽都是现实瞬间的定格,却充满着生活的韵律,幅幅洋溢着诗情画意,春、夏、秋、冬在他这里被诠释得鲜活而富有魅力。先生传递诗意从不直白言出,而是藏“境”于景,“境”生象外,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追求的独特风格和最高境界。随观他的作品,这种境界便粲然出现了,如《薄暮时分》《花里人家》《新安江上》《雾里山村》《在早春的园林里》等作品,皆是透过林木、花丛、岚影,把意境导向深远,点出可吟的诗句来。尤其是前两幅,更能彰显藏“境”之趣,《薄暮时分》中,参天树木、鸟雀归巢、夕阳余辉等等,在先生这里其实都是一种借题,他的目的是通过它们把观者一步步带入到他所拟设的美好的生活环境里,也许画中收工的人们对身边的事物习以为常,但观者早已被这种安宁与祥和的气氛所感染,欲入其境了;《花里人家》则藉挂满花穗和枝叶的紫藤,掩映着溪水对岸的山村房舍和水中倒影,岸上村民三五结队,若隐又显,溪中一人忙碌地划着小船,似乎载满了春天的讯息,与岸上的人们遥相呼应,令人生出无限的遐想。先生一生对版画的求索与实验是令人感叹的。从这个集子里的部分作品可以发现,他常以不同的色彩表现同一个主题,如他创作于1970、1980年代的《花里人家》《薄暮时分》《黄山晨曦》《翠雨江南》即是例子。此外,先生不仅切实地借鉴着西方版画手法,还融合了传统徽派版画的造型元素,尤其是他创造的一版多套的套色版画技法,为丰富中国现代版画语言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生涉足水彩,与其版画创作几近同步,所以,他虽然研习西方这个画种,但未囿于西方观念中的再现方式,而是立足民族审美趣味,结合版画创作经验,建设己貌。看他的水彩画,一如他的版画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视线所及一山一水,一花一木,村头、初雪、阡陌等等,无不体现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深入到生活漩涡中去,发现可以‘入画’的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的美学观,即是建筑在这个基础上的。在先生的笔下,那些看似极为普通平凡的景色,却被先生藉冷暖色调、虚实布置、事物取舍等艺术手段,表现出既涵蓄又明快的诗的情调。如《野趣》《江峡的回忆》《雾里山村》《平原初冬》《艳阳秋色》等画,充分发挥水与彩的能量,笔法有精微者,恣肆者,色彩有酽艳者,朦胧者,意态万端,各彰境象,因此,有人评鉴他的画:“使观者不禁叹为此景只有天上有的梦幻般的世界。”

先生的中国画,尤其是山水,颇若他的版画和水彩,一样强调生活和诗境。如《一片江南雨后山》《万点桃花舟一叶》《不尽秋光雁影遥》《江畔疏林落照红》,都是他悠游于山水、陶然于自然的情感写照,雨后山色,雁声渐远,桃花舟影,疏林唱晚,处处显现出清丽、温润和闲适的印象,比起陶潜、王维的“田园景色”来,似乎平添了些许的轻松感,使人荡漾在愉悦的联想里。先生爱山水,特别倾慕于家乡山水,黄山的巉岩陡壑、虬松云烟,皖南的村落溪水、老树春藤,长江的渚岸湍流、帆影显晦,每一著之,皆成可观之诗了。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览其题画:“余雨芳树净无尘,草色蒙茸浅带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等等,可见“诗画一律”的道理。此外,先生的山水画笔墨,既非宋元之意,更乏摹古派之态,而是彻底地糅合了他的版画和水彩,山石和树木借助版画之法以强其骨,烟云、山色及葱翠的树冠则发扬他的水彩优势,晕染出勃勃生机的气象,刚柔咸备,清逸雅秀,构成一家面目。

郑震先生有句名言:“三分才情,七分刻苦。”的确,任何一门学问,欲至一种境界,都必须刻苦、刻苦、再刻苦,仅仗才情是难以企及的。先生的一生,除了在教学和创作上用力,还耽于读书、著文,总结心得,在他最艰苦的时期,为了版画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伴随着他的刻刀、油墨和木板,在斗室里写下了《版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一书,其后又有《审美教育》《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材·水彩画》《郑震作品集》《郑震版画作品集》《郑震山水画作品集》《郑震水彩画作品集》等著作问世,另版《郑震文集》,评介、画余漫议、书序、怀人等文字,则是先生一生笔耕不辍的见证。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在耄耋之年,依然刻苦于他的创作,不断探询新形式、新方法,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画案上、墙壁上还有几幅尚待完成、落款的画。

郑震先生虽已故去,但他的治学精神却为人们所景仰。在辑《郑震纪念集》时,我们特向先生生前部分友好和门生征约了文字,也选编了一些其他作者在先生生前所作关于先生的评介文章,这些文字,或角度不同,或点滴著墨,无不饱含了作者对先生的崇敬之意,以及对他艺术的高度推重。先生问学不止的人生轨迹,不仅从这本纪念集所汇先生的作品和照片里得以察见,在征约和选编的文字里亦可寻得。于此,我们衷心地感谢先生家人无私地把先生70余幅珍贵作品捐赠于学院,也感谢各位文字作者在百忙中不吝笔墨,为我们纪念先生、弘扬先生精神提供了难得资料。

谨以此文纪念郑震先生,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怀思之情。

                                                                                                        (文    高 飞)